據說 90s 的英國爆發所謂 Brit-pop 的音樂風潮,主要以 Oasis 為其領導代表。基本上,Bri-tpop 如同另類音樂,並沒有特定某種風格的表現,但可以見到從很披頭味到很華麗搖滾的引用都有,但最初的本意,主要是針對美國Grunge風潮所做的一種反抗。因此,只要被歸類到 Brit-pop 的樂手/團體幾乎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,他們均師法過去任何可以借用的英國流行音樂或 60s、70s 的英國搖滾樂為主,然後再輔以新穎的編曲製作手法加以改造處裡。 (摘自 知識+)
Oasis 的歌雖然好聽,不過比起來 Blur比較吸引我,可能因為他們看起來比較逗趣吧! 而且對我來講,常莫名覺得 Blur 是個超級老團,搞到現在都形同解散了我才知道他們,倒是Oasis 三不五時還有在出唱片所以就覺得還好,不過想想伍佰是1992出道,算是跟他們同梯的,這樣想好像多少拉近點距離
左到右 : Alex, Graham, Damon, Dave
故事是這樣的...
1989年 Damon Albarn (主唱), Graham Coxon (吉他), Dave Rowntree (鼓手) 三人組成 Seymour,隨後 Alex James (貝斯) 加入,1990被 Food Record 簽下並改名為 Blur。
1991年發行首張專輯 Liesure,雖然反應兩極,仍被 NME 評為:在整個曼徹斯特狂潮開始衰退之際,英國最讓人為之一亮的樂團。
1993年的專輯原先預定名稱為 England vs. America,主要目的即為做出理想的道地英式音樂,後來才改名為 Modern Life Is Rubbish,靈感來自 Edgware Road 上的塗鴉。
1994年的 Park Life 在商業性上有所突破,專輯概念受東倫敦文化及倫敦作家Martin Amis 的長篇小說 London Fields 所影響。
註:
東倫敦好像從十九世紀就是個灰暗地帶,長期以來居住的都是勞工、移民等低下 階層,十九世紀末有名的開膛手傑克就是在那裡犯案。
Martin Amis 是二十世紀末專寫人類可笑或可悲本質以供大眾 "欣賞" 的作家,例如London Fields 這部小說描述有錢人到頭來就是搞外遇!
1995年的全英音樂獎,獲得五項提名並囊括四項,Damon 說這是他們比 Oasis 優秀的最佳證據! 同年兩團更同時發行單曲,分別為 Country House 及 Roll With It,而當週的銷售量亦由 Blur領先!然而 Blur 隨後的專輯 The Great Escape 表現並不理想,在銷售量上徹底輸給 Oasis 的 (What's the Story) Morning Glory? 1996的全英音樂獎 Oasis 獲得三項大獎,Blur則ㄧ項未得。
挫敗給 Oasis 後 Coxon 及 Albarn 間產生爭執,但也開始著手新專輯,並以1997 的同名專輯表明欲脫離英式搖滾,相較於當時 Oasis 飽受批判的專輯 Be Here Now,此專輯在英美兩地均獲得熱烈迴響。
1999年 Blur 欲製作ㄧ張不同類型的專輯,決定結束長久以來與製作人 Stephen Street 的合作,並找上了 William Orbit。結果產出了融合福音與電音的專輯 13。
2002年 Coxon與團員間的緊張關係拉大,原因包含了其嚴重酗酒及意見常與 Damon 相左,最後終於被要求退團。因此2003年發行的專輯 Think Tank 幾乎由 Damon ㄧ手操控,展現其對非洲、中東音樂及電音的興趣,並以大量的其他樂器填補 Coxon 的吉他空缺。
自 Think Tank 後團員各自展開音樂事業,再次攜手的可能性渺茫...
(資料來源 wikipedia)
- Feb 22 Fri 2008 20:52
Blur 布勒合唱團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